写作与演讲

2012年3月

我不太擅长演讲。经常说“嗯”。有时思路断了还得停顿。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更好的演讲者。但我并不像希望成为更好的作家那样希望成为更好的演讲者。我真正想要的是拥有好点子,而这在成为好作家中占的比重远比成为好演讲者大。

拥有好点子是好写作的大部分。如果你知道自己要说什么,你可以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,人们会认为你的风格很好。演讲则相反:拥有好点子只是成为好演讲者中令人惊讶的一小部分。

几年前在一个会议上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一点。有一位演讲者比我强得多。他让我们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后合。相比之下,我显得笨拙且结巴。之后,我像往常一样把我的演讲放到了网上。在这样做的时候,我试着想象那位演讲者的演讲记录会是什么样子,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他并没有说多少内容。

也许这对更了解演讲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,但对我来说,这是一个启示:在演讲中,点子的重要性远不如写作。[1]

几年后,我听了一位不仅是比我更好的演讲者,而且是著名演讲者的演讲。他真是太棒了。所以我决定仔细听他说什么,学习他是怎么做到的。大约听了十句话后,我发现自己想:“我不想成为好的演讲者。”

成为一个真正好的演讲者不仅与拥有好点子无关,而且在很多方面会将你推向相反的方向。例如,当我做演讲时,我通常会事先写出来。我知道这是个错误;我知道发表预先写好的演讲会让与观众互动变得更难。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方法是给予他们你的全部注意力,而当你发表预先写好的演讲时,你的注意力总是在观众和演讲之间分散——即使你已经记住了。如果你想吸引观众,最好是从不超过你想说的提纲开始,即兴组织句子。但如果你这样做,你可能不会花比说每句话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它。[2]偶尔,与现场观众交谈的刺激会让你想到新东西,但总的来说,这不会像写作那样产生点子,因为在写作中,你可以在每句话上花任意长的时间。

如果你足够排练预先写好的演讲,你可以无限接近于即兴演讲时的互动。演员就是这样做的。但这里再次存在流畅度和点子之间的权衡。你练习演讲的所有时间,本可以用来让它变得更好。演员不会面临这种诱惑,除非在极少数情况下他们自己写了剧本,但任何演讲者都会。在我做演讲之前,通常可以看到我坐在某个角落,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稿子,试图在脑海中排练。但我总是最终花大部分时间重写它。我每次演讲的稿子最后都是满篇划掉和重写的内容。这当然让我“嗯”得更多,因为我没有时间练习新加的部分。[3]

根据你的观众,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权衡。观众喜欢被奉承;他们喜欢笑话;他们喜欢被强有力的言辞所震撼。随着观众智力的降低,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越来越意味着成为一个好的胡说八道者。当然,在写作中也是如此,但在演讲中下降得更快。任何一个人在作为观众时都比作为读者时更笨。就像即兴演讲者只能花说每句话的时间思考它一样,听演讲的人也只能花听每句话的时间思考它。此外,观众总是受到周围人反应的影响,而观众中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反应更多是那种更粗俗的,就像低音比高音更容易穿透墙壁一样。每个观众都是一个初生的暴民,好的演讲者会利用这一点。我在那次会议上对那位好演讲者的演讲笑得那么多,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他人都笑了。[4]

那么演讲没用吗?作为点子的来源,它们当然不如书面文字。但演讲的好处不止于此。当我去听演讲时,通常是因为我对演讲者感兴趣。听演讲是我们大多数人能够接近与像总统这样的人交谈的方式,总统没有时间单独会见所有想见他的人。

演讲也很擅长激励我做事情。可能不是巧合,那么多著名演讲者被描述为激励演讲者。这可能就是公开演讲的真正目的。可能它最初的目的就是如此。你可以通过演讲引发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强大的力量。我希望我能说这种力量更多用于善而非恶,但我不确定。

注释

[1] 我这里说的不是学术演讲,那是另一种东西。学术演讲的观众可能会欣赏一个笑话,但他们(或至少应该)会有意识地努力看你提出了什么新点子。

[2] 这是下限。实际上你通常可以做得更好,因为演讲通常是关于你之前写过或讲过的东西,当你即兴演讲时,你最终会复制其中的一些句子。就像早期中世纪建筑一样,即兴演讲是由再利用的材料构成的。顺便说一句,这感觉有点不诚实,因为你必须假装这些句子是你刚刚想到的。

[3] Robert Morris指出,有一种方式练习演讲可以让它们变得更好:大声朗读演讲可以暴露笨拙的部分。我同意,事实上我写的大部分东西我都会至少大声朗读一次,就是这个原因。

[4] 对于足够小的观众,作为观众的一部分可能不会让人们变得更笨。真正的下降似乎发生在观众太多,演讲感觉不像对话时——可能在10人左右。

感谢 Sam Altman和Robert Morris阅读了本文的草稿。